迪迪尋瘋

Sunday, June 18, 2006

展覽會﹝伊朗日記之二﹞

在網吧打字,分分鐘都係錢,只能省略。

六月十五日,在德黑蘭半山的手工藝展覽場逛了一天,很大很大,像維園年宵那麼大,而且都是實牙實齒使出真功夫的好嘢。如果認真去看去問去聽,三日都行唔完。

展覽以地區為單位,三十二個省份分在十八個展館裏,可以即場買貨,亦有很多工匠親身到來示範。從展覽看得出,伊朗的文化底子實在深厚,而伊朗人對於工匠這個古老階級,心存敬意。也許可以以此為題寫一篇文章。

展館四周傳來各種重複沓雜的聲音。有拉動織地氈架,將羊毛線鋪排好的聲音﹝還有一種地氈用絲成的地氈,手工精細得可怕,每日只能織三十厘米,眼都盲﹞。織蓆是另一種聲音、雕木是一種聲音、刻石是一種聲音、打鐵是一種聲音、打鼓敲鍵琴又是一種聲音﹝將樂器和地氈放在一起,真是神來之筆呀﹞。還有很多工藝是靜悄悄地進行,例如畫花瓶、在桌椅上畫花紋﹝真的是整張八人大飯桌上畫滿伊斯法罕著名的微型花紋﹞,好癲好癲。本來這些行業到處都有,並不稀奇,但當伊朗人將這些精巧而重複的手部活動放在一起,並且隆而重之地舉行全國展覽會,就很能夠反映伊朗人對精緻文化的狂熱。

展覽會也是學習波斯語的好機會。伊朗人對工藝的分類極仔細,單是分類的名詞和動詞就一大堆,還不要說每個小項中用上的工具、花紋和材料。這些事情,伊朗人從小就學會了──對了,差點忘了說,幾乎每一個伊朗人都稱得上是語言的工匠,波斯文學和笑話恰恰和精緻的工藝品成對成雙。﹝精細的工藝必須有精細的語言承托﹞反過來說,大家看到我們能操控自如的單詞有多少,就知道我們這一代的文化粗疏到什麼程度。﹝我想起莫言的小說,D動詞準確到......﹞

記了很多例子,容後補上﹝即係永不補上﹞。

講多幾句廢話,當是賣錢文章的草稿吧。伊朗人很捨得花錢佈置住所。一個中等家庭買一張一萬蚊港幣的地氈是等閒事、桌椅都是手工木雕、端茶給客人就用紙咁薄的通花瓷器──需求大,要求高,這些都是展覽會上的熱門產品。而且,買家都是識貨之人,唔係賴昌星俾三個億你幫我裝修到好似新古典主義派頭那種,伊朗人見到新奇的工具和技藝就會上前向工匠問個究竟,然後客氣地讚嘆一番。有一家人到了一個造蓆的攤檔,一眼看上的卻是工匠坐着那張竹蓆。工匠見來者識貨,又即席示範用類似醋的液體蘸在一塊大海棉上,然後使勁地磨。識英雄重英雄,工匠要將最好的貨做得更好才賣給客人。

回家跟大村一朗說,在大陸傳統的工藝不受尊重,工匠只是新聞聯播拿來取笑的對象。大村說在日本,手工藝和工匠一直都是最低賤的階級,是戰後才開始受尊重。我想那是因為工藝由從前的必需品變成奢侈品,不是人人都買得起,所以工匠忽然間都變成artist。但問題是在工廠大量生產的時代,為何某些文化會著力保留手工藝,有些卻容許手工藝失傳呢?

我又想起我們中間有些人在城市住慣了,希望過綠色生活,可是這才發覺自己在龐大的工廠生產線控制了,乜都唔識,要由頭學起。我對細節的興趣愈來愈強了,但無法逃避的事實是,當我嘗試學習人家的細節時,我自己的細節卻無從稽考。

11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