迪迪尋瘋

Sunday, November 06, 2005

答友人關於理解國際新聞之法門

星期六作了一場預備了好一陣子的講座,講伊朗,有一個inmedia會員前來相認,很高興。友人在講座後來電郵,說近來在惡補國際新聞,現在主要看bbc網站,貪佢可以連繫背景資料。但係佢話太石村事件令佢對外地傳媒多了一份懷疑,佢問「要看原汁原味的國際新聞,有什麼網站建議?」我想了一想,作了以下的回答,太耐冇寫文了,索性將回覆貼出來──希望證明自己仍然活躍。

答:
你問我有沒有原汁原味的國際新聞?我想事情可以分兩方面講,首先,衛報記者作大,那是很容易證偽的錯誤:這是記者個人操守的問題。第二個層面對我來說更加關鍵,就是一班以西方人為主的國際傳媒,如何被自己的「認識結構」限制,令他們彷彿眾口一聲,而不能展示一幅更加複雜的圖畫。

我舉一個例子。在伊朗採訪大選的時候,見到好些西方電視台記者,仍然在問為什麼婦女要戴頭巾。頭巾總是他們心目中的一條刺,是整個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鮮明標記。他們這種只對他們自己relevant提問,而對方又公式化地提供一個他們想要的答案:譬如說這是要維護女性的尊嚴。又有另一次,cnn記者問伊朗副總統伊朗有沒有支持恐怖活動,副總統說沒有,然後那個記者就說那八十年代的真主黨不是得到伊朗的支持嗎?之後如果沒記錯副總統好像反指美國協助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,完成了一個cliche對cliche的循環。這兩個記者作這樣的提問,我只能夠嘆氣,他們的報導不是為了讓人更認識伊朗,而只是為了鞏固或強化受眾心目中對伊朗的印象。這樣的報導,看多少也沒用。

當然,這種「認識結構」造成的理解限制無處不在,不能完全擺脫,也無必要。我自己的策略是,記者在提問以前,先做一個聆聽者,觀察者,當你對一個問題了解到一種程度,就自然能突破過去的「認識限制」。我舉一個例子,我在伊朗的日子裏,慢慢體會到種族在伊朗人心目中是個很關鍵的議題,一個佔全國人口僅僅過半的波斯民族,統治着突厥、庫爾德、阿拉伯、巴路支、土庫曼各民族,矛盾很尖銳,牽連的問題也很廣。這樣我對伊朗的認識就深了一層﹝當然我是建立了另一圈的認識結構﹞這個民族結構是伊朗歷史沉澱的結果,塑造了一個群體的性格,對解讀伊朗以至整個中東的歷史都很有幫助,這點我曾經希望在講座中交代,可惜沒時間。

也許我們可以定一個人工的標準:就是當本地人也覺得我們的報導能帶來啟發,那國際新聞記者才算發揮到「旁觀者清」的作用。譬如,有時我們看西方通訊社對於香港的報導,我們也會有「都唔係咁樣o既,佢都唔了解香港」的慨嘆,但當一個伊朗人沒有其他訊息來源時,佢冇辦法,唯有相信那個報導,只有當這個伊朗人愈看愈多,或者親身來香港工作,他又會慢慢發覺,原來都唔係嗰回事。

如果講到大陸,我覺得其實大部分香港人和西方人一樣偏見重重,只是偏見的側重點不同而已。

要對任何事情有了解,方法總離不開從不同角度、不同文字、不同媒界﹝文字和聲畫給人的感覺的差異可以很大﹞閱讀,或者是親身去看去講去聽。我建議的具體策略是,一﹞先看主流西方媒體的報導﹝如cnn、bbc、guardian﹞、二﹞看獨立媒體、ngo、研究所和智庫、國際組織的說法﹝譬如聯合國有一個叫irin的新聞中心,或者www.iwpr.net、或者www.crsisgroup.org、或者www.ceip.org,多不勝數﹞、三﹞看當地你看得懂的英語報章﹝阿富汗、伊朗、埃及、黎巴嫩,總之全世界每個角落,都總會有本土的英語報章,或者有網站﹞、四﹞用本土文字寫的報導﹝這裏倒真有一個推介,bbc有一個繙譯外文報導的服務,叫bbc monitoring,可以透過www.faciva.com搜尋網進入。這個服務很powerful,幾乎全世界所有文字的媒體也照顧到﹞、五﹞看書,看書,再看書、六﹞親自去。當然,現在還可以找當地人寫的blog來看,但我自己還沒有養成這個習慣。

很可惜,主流的記者好像在鼓吹相反的方向。看過一本書,是一名新華社資深駐外記者寫的,叫《怎樣當駐外記者》。他提到一種說法,到一個地方一天,可以寫一本書;到一個地方一個月,就只能寫一篇文章;到一個地方一年,就什麼也寫不出來了。他的原意是要勉勵記者,常常保持對外國的新鮮感,但我反而欣賞那個什麼也寫不出的記者,因為他寫不出的原因可能是,經過一年的生活,他明白一個國家比他頭一天來時複雜得多,複雜得難以把握,難以下筆。他知道,如果真的要下筆,他必須不辭勞苦將自己推向認識的極限‧‧‧‧‧‧我們應該期待這樣的記者。

不過有時,時間根本不容許這樣做。現在離世貿得番一個月,我很認同許寶強在明報說的,我們不要只管罵政府和主流媒體在妖魔化誰,在簡化什麼,是時候趕緊看幾本書,查資料,建立我們自己對世貿的理解。有心人,快點在inmedia寫文章,讓inmedia成為一個認識世貿的平台,交流世貿資訊的平台,大家一人看一些,集思廣益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